top
请输入关键字
北大教学优秀奖获奖者访谈 | 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 · 宋洁:教育学生也是自我成长
2019.05.08

编者按:为了营造重视教学、奖励先进的文化氛围,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从2016年开始,北大设立了“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教学优秀奖”,奖励在教学中认真履职、积极投入、教学质量高、效果好的教师。2018年共有45名从事研究生教学的教师获此殊荣。为了表彰他们在研究生教学工作中做出的成绩,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研究生院从45名获奖教师中选出典型代表若干名,推出“传道授业—北大教学优秀奖获奖者访谈”,与全校师生一起分享他们在研究生教学方面的经验与体会。本期分享者——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工业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宋洁

 

宋洁,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受聘为教育部第十七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研究方向:随机优化建模和算法设计。荣获2013年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协会最佳论文奖。

近三年教学情况:

《建模与仿真》(研究生必修课)

《运筹学》(研究生必修课)

《服务运作管理》(研究生选修课)

累计听课人数204人

 

教育学生也是自我成长
 

文/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 宋洁

 

第一次踏入燕园是高二的暑假,我在图书馆门前留下了第一张和北大的合影;幸运的是,时隔一年,2000年9月我作为数院的新生开始了和燕园的亲密接触。我清楚记得开学典礼上听到许智宏校长致辞后内心产生的荣誉感与使命感。开始北大的学习之后,发现这里是天才与牛人聚集的地方,学业的竞争非常大。本科阶段,没有了传说中静园草坪弹唱的浪漫,更多的是图书馆-教室-宿舍的三点一线。三教、一教、文史楼内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学让我逐步体会到数学化繁为简之美。四年在燕园的听课非常幸运得到大师们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些严谨求实的思维模式也成为之后人生道路中实现创新发展的试金石。2012年我受聘于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新体制教师重回燕园后,开始了科研和教学工作。燕园曾留下自己青春足迹,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有着特别的感情。给学生上课的教室,是自己曾经听课、上自习的地方,我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曾在北大获得的知识、思维启发和成长感悟分享给新一代的莘莘学子。

在信息交流越来越便利的时代,同学们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和速度要强于过去所有的时代,这对老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更加坚信了我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标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励他们自己深入学习与探索。而老师作为领路人,首先需要成为优秀的学者,之后因材施教,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在过去几年本人讲授了《建模与仿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工程经济学》等6门课程。为了让选课的学生通过扎实的数理基础训练来分析复杂系统并进行优化决策,在课程设计时参考了如MIT,Columbia University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国际知名高校的课程知识体系架构,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会不断重复让同学们理解课程大的结构,和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希望同学们对整门课程“既见森林,又见树木”。具体讲授时让同学们理解理论建立的核心思想,以及如何从有一个好的想法到最终验证理论所需要的理论推导知识储备。为了激励同学们自己对深入探索学习的动力,在课程内容传授时我体会到知识点不在多,而在于把经典的内容深入浅出讲透彻。不同的知识点理解从本源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当把核心的内容充分理解后即可触类旁通。为兼顾教学的趣味性,让同学们多感受到一些知识点可能对实际生活中的影响,以及各种理论建立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教育学生也是自我的成长”,这是执教来最深刻的体会之一。我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内心的紧张与兴奋。而现在,越来越喜欢这“一方讲台”带给自己的快乐与收获。课堂上,我喜欢和学生有积极的互动,通过回答他们的问题,能体会学生掌握了什么,还需要补充什么,通过了解学生的提问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改进。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情是遇到学生提出针对某些知识点自己的想法,往往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一个新颖的想法,可能转变为前沿的学术研究内容。对学有余力,对更深入的知识感到好奇的学生会提供课堂知识以外的相关论文进行阅读,在过去几年的教学中,指导选课中的好几位同学一起进行了科研探讨,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而学生也因这些过程备受激励。毕业后获得全奖赴美名校攻读博士学位,或是从硕士继续在北大校内读博。本人在过去几年指导的研究生培养中,3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2 人次获得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优秀毕业生,1 人次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联合指导的博士生获得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优秀博士论文,指导的本科生也获得国家创新计划项目,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校长基金等,充分体现了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成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回想自己学生时代,非常喜欢听教授们畅谈学术科研的各种人生体会,他们的经验会帮助年轻人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样的,当我成为老师后也会记得利用课堂或者课间的时间,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希望能对他们的成长有更多正能量的激励。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很真实的能感到同学们小到对于课程的成绩关注,大到未来职业发展等各种困惑。他们的这些想法也是自己曾体会过的。我以自己在燕园求学以及海外留学见闻和同学们分享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如何摆脱“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想法,而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进行传承,不怕挑战,坚持追求,享受思维的乐趣,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最后,我想以感恩作为本文的结尾。感谢母校的培养和成长路上每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庆幸自己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祝福北大的未来更美好!


 

转载自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研究生院微信公众号“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研究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