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于我国航天事业的北大老校友们
1952届电机系电信组 郭衍莹
一、为创业我国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老北大人
1,我国航天事业的创业阶段,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行设计出我国第一代“两弹一星”的阶段
我国的航天事业创建于1956年。那年10月,我国的导弹研究院(简称五院)正式在北京挂牌成立,它就是后来航天工业部的前身。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扰,由海外归来,担任五院院长。同时还有从海外归来的几位专家,以及国内专家30来人成为五院的顶梁柱;其中有任新民、黄纬禄、梁守槃、屠守锷,被称为航天四老。再加上当时国家分配的100多大学毕业生,后来都成为航天事业的骨干。航天四老都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除梁守槃外其他三人还都是“二弹一星”元勋。这里特别提一下屠守锷,他于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赴美国麻省理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深造,回国后于1947-48年曾在北大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教课,讲“飞机原理”等课程,一些机械系毕业的老校友都能记得当年他那一口地道浙江话,上课时严肃认真,下课后又平易近人,谈笑风生的身影。解放后他在清华大学任教授,是北航和后来的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创校人之一。他桃李满天下,航天部几个研究院的几代技术领导都是他的学生。五院一成立他就来院工作,曾担任我国第一代洲际导弹的总设计师。图1是航天四老的合影。图中左2是屠老,左3是梁守槃,左1是黄纬禄,右1是任新民。屠老已于2012年12月去世,享年95岁。
图1
北大的老校友,主要是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电机系电讯组(这个专业后来是电子、通信、控制等专业的前身)历届毕业生,当时大都分配在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工作。这个所是解放初由邮电部研究所,上海电工研究所等合并而成;在我国成立较早,而且技术力量较强。1958年2月,中央鉴于五院技术力量不足,并吸取苏联的经验,决定将通信兵部电子科技研究所全部并入五院。由此五院就增加了一大批电子科技专家和技术人员。我们由北大毕业的几位老校友,包括李蕴滋、金咏端、彭望泽、孙淑慧、李振庄、李耀中、罗来中、刘晋彦、巫友仁,郭衍莹等十来人,从此就参加了航天事业。1959年北大物理系电子专业毕业的王励、李秉常等人也分配来航天部。这批学生的优势是理论基础好。所以大都分配在系统总体设计部门工作,有的后来当上型号总设计师。1960年后,全国数千名大学生陆续分配来到五院工作。其中不少是北大电子系的毕业生。但与清华、北航等兄弟院校比,人数就少得多。
中央一开始就确定五院建院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科学成果”。不过刚建院时,确实得到过苏联的援助。1957年,当时苏联政府和赫鲁晓夫表示要帮助中国搞二弹一星。1957年10月15日二国政府还签订了“新技术协定”;根据协定,从1957年到1960年底,苏联分批向我国提供弹道导弹,地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的样品、资料和设计图纸,接纳留学生去苏联学习火箭等有关专业,并派遣专家指导我国仿制苏联的导弹(当然是早期型号,是二战时德国导弹的改进型)。但到1960年8月正当仿制工作进入最后关键阶段时,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全部专家。但苏联的背信弃义反而激发我国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意志。五院全体同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于1960年底和1961年,先后对苏联的几种导弹仿制和发射成功。并迅速转入自行设计阶段。1964年,三种自行设计的型号导弹先后打靶成功。所以我认为,我国航天事业创业,实质上就是自立更生,艰苦奋斗,自行研制出我国第一代弹道导弹,地空导弹,和反舰导弹的过程。
2,我国航天事业的创业阶段的艰苦历程
苏联专家撤走后,我们首先遇到困难是技术问题。虽然专家人数不算少,但大都是学电子、通信、控制专业的,除钱学森外,谁都没见到火箭、导弹的发射是个什么样子。但中国科技人员聪明才智一点不比外国差。凭着刻苦奋斗精神,我们很快掌握相关的关键技术。
我国航天事业的创业阶段,正逢“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即使在北京,开始时办公室和实验室也就是几栋旧军营的楼房,里面阴暗潮湿,不适合开展研究、试验工作。有的单位就在帐篷中进行实验,到晚上就把帐篷当作宿舍睡觉。至于外地,尤其是三线一些单位,办公楼是干打垒的,家属还得分散到附近农村居住。条件艰苦,吃住困难,营养不足,身体浮肿是比较普遍现象。但大家仍然坚持艰苦奋斗,很多单位经常是白天热火朝天,晚上灯火通明,加班加点,开展工作。
至于靶场,就是现在的酒泉、西昌等火箭发射中心,它们不仅是火箭发射,型号打靶的场地,也是很多大、中型试验的场地。很多技术人员尤其是一些技术骨干,去哪儿做实验是家常便饭。有时一年中大半年就在靶场渡过。没有去过那里的年轻人可能以为靶场一定很“浪漫”,有诗意。其实当时的靶场刚创建,和今天比,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当时即使在东凤镇,房子大都是干打垒的,伙食很差而且很贵(文革后才开始为出差靶场的人员发放生活等项津贴)。戈壁滩气候干燥寒冷,而且变化无常,忽而晴空万里,忽而飞沙走石;大风夹带细小的石子,打在脸上直疼。刮风天行走和开车都很困难,连火车也得停开,等待解放军战士来清扫路基。尤其是远离东凤镇的很多试验点,散布在茫茫沙漠中,既无公路,又无水源,几个月不洗澡是经常事。但老一代航天人,克服这些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祖国交给他们创业的任务。
3,为我国航天事业创业作出的贡献的老北大人
尽管从北大毕业分配去航天部工作的校友很少,但大多都做出了贡献。这当然主要靠个人的努力和勤奋,但也得益于母校栽培,和扎实的基础课程教育。这里主要谈谈老北大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毕业和59年前北大物理系(电子信息)毕业的老北大人,因为他们都参加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创业。在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后,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战斗在科研第一线(实验室、靶场),研制出我国自己的第一代导弹,默默无闻地为祖国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下面我想简要介绍李蕴滋、梁晋才、彭望泽、李秉常、王励等几位老学长和校友的事迹。当然其他还有孙淑慧、李振庄、李耀中、郭衍莹等人也作出了贡献。他们大都获得“航天创业荣誉奖章”。作者还获得团中央授予的“全国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称号。(奖章见图2。图中下方为航天创业荣誉奖章;上方为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章)。
图2
李蕴滋:1936年北大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电机系毕业。他的夫人金咏端是他同班同学,也在航天部门工作。李老是我国雷达界老前辈,航天雷达技术奠基人。曾先后担任过23所所长,二院科技委主任等职,担任过多种型号总师或负责人,并培养了一大批年轻科技干部。他给大家的印象:一是他强调航天雷达是门实践科学,应该重视实践。他经常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做记录,并严格要求年轻人也这样做。二是淡泊名利,从不去争名誉地位(包括院士),是年轻人的师表。下面通过二张照片说明李老的科研工作作风。李老已于2010年去世。
图3左是1997年,时任二院科技委主任的李蕴滋亲自下到203所实验室,指导技术人员进行试验,并亲自动笔记录实验结果(李老右侧就是作者)。图3右是1994年7月,航天部成立以李老为首的专家组,去威海鉴定、验收“超视距雷达”。照片中,左2正面带帽者就是李老,左4为项目负责人,哈工大教授刘永坦院士,左5为航天科技集团张履谦院士。左6为作者。右边带帽者为航天二院著名微波专家陈敬熊院士。在验收中,李老亲自动手测试、核实数据。一丝不苟。
图3
梁晋才:工程院院士。1950年北大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电机系电讯组毕业,后去苏联学习,是原苏联包曼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相当于美国的麻省理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副博士。回国后担任上海航天八院型号总师(航天部国家重点型号的总师均由国防科工委或总装备部批准任命);曾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半主动寻的制导装置。图4是航天八院提供的资料。其中左图是梁晋才在航天八院型号办公室。右图是梁晋才在国际学术论坛会上与外宾交谈。
图4
彭望泽:1950年电机系电讯组毕业,参加过抗美援朝。回国后先在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工作,后调去上海八院,被派去南京组建航天部电子对抗研究所(8511所),任第一任所长。它是航天电子对抗学科的奠基人。图5是8511所提供的照片。其中左图是他带领研究所的领导班子在8511所建设工地之前合影(左2为老彭)。右图是他在设备作飞行试验前作动员报告。老彭于离休后不久,不幸于2011年去世。
图5
李秉常和王励:李秉常1959年北大电子物理系毕业,是航天一院704所所长,我国航天遥测技术带头人和奠基人。曾二次获工程院士题名(第三次他主动放弃)。曾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王励:也是1959年电子物理系毕业,是航天二院型号总师。该型号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图6是北大物理系成立100周年时是他们二人在母校的合影。右1是李秉常,右2是王励。
图6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历程和北大校友们的贡献
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这当然不是我这篇短文所能概括的。这里只从国内外媒体上公开披露的二个侧面来反映一二。
1、长征号运载火箭和北斗导航卫星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1号送上太空。到2014年12月7日,长征4号乙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在这44年中,我国共发射长征火箭200次。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常温推进剂到低温推进剂,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先后共发射了地球同步通信卫星,资源和气象卫星,北斗导航卫星,载人神州飞船、嫦娥试验卫星和月球探测器等250余颗国内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研制形成了长征1号、2号、3号和4号4个系列13种型号的运载火箭,成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发射测控能力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运载火箭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它的有效负荷能力。目前美国、俄罗斯、欧洲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采用大氢氧发动机或液氧煤油发动机,运载能力成倍提高,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超过20吨,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0吨级。我国航天部门官方媒体宣布,今年(2015年)我国也将在海南文昌基地试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5号。其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能可从现在的10吨提高到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从现在的5.5吨提高到14吨;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届时肯定将成为国内外媒体的头条新闻。图7左是系列长征号火箭,右为长征5号想象图。
图7
2、武器装备方面
这里我们只举2014年珠海国际航展上我国展示的地空导弹产品(见图8).我国的FD-2000地空导弹(采用相控阵制导雷达),曾在2013年土耳其招标中胜出(在由土耳其军方安排的测试打靶中,红旗-9共9发9中,胜过所有的参试导弹,包括美国的爱国者,俄国的S-300,欧洲的紫菀-30)。只是由于美国和北约的恶意干预和搅局,使此项军贸遇到阻扰。此次珠海航展上我国又展出更新一代地空导弹产品FM-3000,引起国外广泛注意。
图8
在我国航天事业这些辉煌成绩中,就有北大新、老校友们的贡献。据不完整的统计,仅航天科工集团二个主要院,获得“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和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称号的北大校友就将近10来人。至于获得院级荣誉称号的,以及“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等称号的,也有数十人。这里特别提一下,60年后来航天部门工作的北大校友,如王世锦,周鸣歧,陈代忠,刘晓帆等,文革后来航天部门的北大校友,如沈江林,贾晓星等,他们曾先后在一些重要设计部门担任过(或至今仍在担任)总师、主任设计师等工作,并作出不少成绩。当然,得到鲜花和荣誉的终究是少数人,绝大多数校友则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甘愿当一名无名英雄。现在文革前毕业的老校友大都已退休,但仍有少数没有完全脱离一线技术工作,仍在为航天事业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发挥余热。图9是1995年作者退休后带领几位年轻技术人员去靶场做飞行实验。
图9
三、我国航天事业要真正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尚任重道远
我国的航天事业,如和美国、俄罗斯二个航天、军事大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党中央提出的强军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这首先表现在我国航天事业在技术上还存在一些软肋据;根据国内外专家评论最多,国内外媒体报道最多的,也可能是最突出的有:
微电子技术和芯片;
飞机和导弹机用的大推力发动机;
雷达发射机的微波电真空器件(发射管);
精密大型机械,新材料和精密测量仪器,等等
这些反映我国基础科研和基础工业相对言还比较落后。大学培养人才还很不适应需求。我和北大一些老校友一直认为,俄罗斯的航天事业和大学教育,以及其科技人员的创新精神有值得我们参考借鉴之处。
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二院院士大会上讲话中指出:“我们不能总拿别人昨天的东西来打扮自已的明天”,我和我的同事都认为这句话既是对我国军事科研的批评,也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创新是进一步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唯一正确道路。
我国航天事业完全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可谓任重道远。这或还需几代人努力。现在美国和日本明目张胆地要对中国“遏制”,几乎天天在我们家门口叫板。我们要力争把自己的航天事业尽快搞上去。希望北大母校,尤其是新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和信息学院、物理学院等学院的专业,多向航天、电子方面倾斜,培养出更多优秀学子,投身于祖国的航天事业!
说明
1.本文中涉及我国航天事业的一些历史和成就,都是参考和根据公开出版的《现代中国的航天事业》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公开发行的《中国航天报》的“飞天科普专周刊”(尤其是“集团公司成立15周年纪念专刊”和“长征火箭实现200次发射纪念专刊”),以及报刊、央视节目等撰写而成。更详细情况,请读者自行查阅有关资料。
2.本文不是对在航天部工作的所有北大校友情况总结。完全是作者本人在有限范围内(主要限于航天科工集团)收集到一些感人事迹,只是从很小视角映射他们的贡献和成就。作为我对老北大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成立105周年,和新33678新甫京国际品牌成立10周年的献礼。文中内容仅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通信地址:(100039)北京海淀区永定路85号院406楼1单元2号
电话:13718774238
Email:yanyguo31@163.com